冬日的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白雪覆蓋,美麗而靜謐,保護區里的工作人員正在為明年東方白鸛的到來做著準備。
“我們從1993年開始,一直堅持東方白鸛人工筑巢招引工作。這幾年,我們新搭建的招引巢采用的都是永久性鐵制三腳架,招引成功率會更高。截至目前,保護區累計招引東方白鸛741對,繁殖幼鳥2193只?!惫ぷ魅藛T介紹。
2022年,生態環境部首次開展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征集遴選活動,在組織篩選出的40個優秀案例中,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白鸛保護作為我省唯一案例入選。
生態建設,久久為功。作為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,黑龍江省正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,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,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,讓綠色成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。
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守護龍江綠水青山的生態本色
每天上午,牡丹江市民張雪都會在家里打開窗戶通風。這幾年,窗外越來越好的空氣讓張雪格外欣喜,“以前,到了冬天霧霾天就特別嚴重?,F在不一樣了,空氣特別好,我每天都開窗通風十多分鐘,讓家里充滿清新的味道?!?/span>
去年10月,牡丹江市優良天數為31天,優良天數比例達100%,抬頭可見的“雪城藍”滿勤報到,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聯席會議辦公室對牡丹江市在10月秋冬季重點時段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期間取得的成效提出表揚。
去年6月,齊齊哈爾市同樣因為重點區域大氣質量改善明顯,而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。
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環境監測室,從事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范思銘拿出了一份自2014年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到2022年的監測數據:齊齊哈爾市優良天數由2014年的315天增至2022年的358天,提升了43天?!巴ㄟ^監測數據變化來看,齊齊哈爾市空氣質量越來越好了?!狈端笺懻f。
“雪城藍”“鶴城藍”……每一份來自天空的純凈藍色組成了“龍江藍”。據省生態環境廳數據顯示,2022年1月至12月,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5.9%,同比提高1.3個百分點。在“龍江藍”的背后,是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堅毅決心和鐵腕手段。
2022年,我省積極打好“藍天、碧水、凈土”三大保衛戰。持續推進散煤污染治理,哈爾濱市、綏化市、肇州縣、肇源縣重點地區全年削減替代散煤75萬噸。全面開展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,排查溯源入河排污口12185個,整治問題排污口12016個減排控排、截污治污等治理成效顯著。排查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81家、涉重金屬礦區60家,建立地下水環境狀況“雙源”清單3969家。
與此同時,我省全力抓好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,聚焦中央督察反饋問題實施全過程跟蹤督辦。截至目前,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55項問題已完成整改16項,正在推進39項;轉辦的2330件信訪案件已辦結2112件,階段辦結218件;曝光的5個典型案例197項措施,已完成162項。
從南向北鋪林造綠 以綠為筆繪就龍江生態新畫卷
在雞西市麻山林場,林長王玉和忙碌了一整年,終于得空可以歇息一陣子了?!斑@一年的工作任務依舊繁重,種樹、防火、防病……這些工作都關系到這片林子能否變成繁茂的森林?!?/span>
王玉和所說的林子,是今年他帶領護林員們種植的新苗?!斑@片林子面積超過50公頃,再過幾年這片林子就能長起來了!”王玉和笑著說。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,麻山林場現今經營面積為3838公頃,其中有林地面積達到2898公頃。
2021年,我省印發了《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》,林長制工作正式啟動。隨著林長制制度體系初步形成,2022年,像王玉和一樣的林長,我省共計超過1萬名,他們和7.3萬名護林員守護著我省2100萬公頃的茂密森林。
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。麻山林場是我省從南到北植樹造林的一個縮影,2022年4月,我省正式進入植樹時節,松嫩平原、三江平原等地區陸續開始了大規模造林。
地處黑龍江省中西部、松嫩平原腹地的林甸縣,去年以農田防護林網更新改造、修復完善為重點,完善修復了2.2萬畝農田防護林,構建起了功能完備的綠色生態屏障。
省林草局負責人表示,植樹造林在調節氣候、涵養水源、減輕大氣污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,在推進國土綠化、建設生態文明、促進綠色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。2022年,全省完成營造林122.6萬畝,為目標任務的122.6%,全部實現落地上圖。
如今,我省已經基本構建起了以農田防護林為基本框架,多林種、多樹種并舉,網帶片、喬灌草結合,農林牧彼此鑲嵌、互為一體的綜合防護林體系,徹底改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“沙進人退”的面貌,為構筑北方防沙治沙生態屏障,保障松嫩平原黑土資源和糧食安全,促進沙區生態環境改善發揮巨大作用。
2萬多名河湖長 2千多支河湖保潔隊伍 共同守護母親河
“90后”梁月是大慶市平安社區黨支部書記,2021年1月擔任西部排水干渠村級河長。進入冬季,雖然河流已經封凍,但是梁月堅持每天來到河邊走走,清理河道旁的雜物和垃圾。
除了做好社區的本職工作,維護干渠的河道環境也成為了她的日常工作?!白詮漠斄撕娱L以后,我意識到了保護好水資源,維護好水生態的重要性?!绷涸抡f。
2022年,在水利部組織開展的第二屆“尋找最美河湖衛士”主題實踐活動中,梁月獲得了“最美河湖衛士”稱號。
“作為一名90后基層河長,我將繼續盡職盡責,努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,強化使命擔當,認真落實好護河工作,守護轄區內天藍水綠的優美環境?!绷涸聦雍L制工作充滿信心。
梁月是我省2萬多名河湖長履職盡責的縮影,此項榮譽也是對我省河湖長制工作的肯定。自2017年起,我省推行河湖長制,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和河湖管理者,守護著每一條母親河。
2018年開始,我省每年召開省總河湖長會議,先后6次發布省總河湖長令,明確一段時期內各級河湖長工作——清理河湖“四亂”問題、對全省河湖管理范圍劃界、取用水管理整治、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、在小微水體實施河湖長制、侵蝕溝治理……全省河湖長上下同心協力,讓河湖長制工作見行動、見成效。
為了更好地守護每一條母親河,2021年11月,我省多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加強黑龍江省河湖長效保潔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要全面建立河湖專業保潔隊伍,建立健全河湖長效保潔體制機制,打造人民滿意、干凈整潔的河湖生態環境。
加強河湖長效保潔工作,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具體行動,更是推動河湖管理保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。經過一年的工作推進,我省于2022年12月底全面建立了河湖保潔體系,實現了河湖、水庫、小微水體保潔全覆蓋。
2022年,全省共組建河湖保潔隊伍2113支、保潔人員2萬人,落實河湖保潔經費1.1億元,配套機械設備5454臺,累計清理河湖垃圾193.4萬立方米,保潔河湖總長度5.7萬公里,全省河湖保潔工作成效顯著。
省河湖長制辦公室負責人表示,我省將進一步壓緊壓實河湖管理保護責任鏈,堅決扛起治水管水護水重大政治責任,進一步提升河湖治理、管理、保護能力,努力建成人水和諧共生的龍江幸福河湖。